当足球梦想遇上职场现实
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前夕,我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担任项目经理,年薪35万。6月14日揭幕战当天,我做出了让所有同事震惊的决定——提交辞职报告。
"老板看着我的辞职信说:'就为了看一个月球赛?'我回答:'不,是为了我二十年的梦想。'"
疯狂决定背后的故事
从小在父亲影响下成为球迷,98年法国世界杯决赛,12岁的我熬夜看齐达内头球破门。2010年在大学宿舍,和室友们为西班牙的tiki-taka疯狂。工作后连续两届世界杯都因项目赶工错过直播,只能看集锦。
- 2014年:负责618大促项目,通宵加班时偷偷用手机看比分
- 2016年欧洲杯:在客户会议室改PPT,错过冰岛爆冷英格兰
- 2017年:体检发现轻度抑郁,医生建议培养兴趣爱好
辞职后的世界杯之旅
用积蓄买了俄罗斯机票,在莫斯科、圣彼得堡、索契等地追了7场现场比赛。最难忘的是7月1日西班牙vs俄罗斯的1/8决赛,在卢日尼基体育场和8万观众一起见证东道主点球晋级,雨中与素不相识的俄罗斯大叔相拥而泣。
花费清单:
机票:¥8,200
球票:¥12,500(7场均价)
住宿:¥6,800(青旅+民宿)
其他:¥5,000
总计约¥32,500
机票:¥8,200
球票:¥12,500(7场均价)
住宿:¥6,800(青旅+民宿)
其他:¥5,000
总计约¥32,500
回归现实的挑战
世界杯结束后,gap month变成gap year。面试时这段经历成为焦点,有HR直接说"我们不需要这么任性的员工",也有创业公司CEO因为同样热爱足球而破格录用。现在我在一家体育媒体做内容运营,工资只有原来的60%,但每天都能接触足球相关的工作。
回头看这个决定:失去的是稳定的收入和职业连续性,得到的是人生难得的激情体验和职业转型的契机。如果重来一次,我可能还是会递上那封辞职信——毕竟有些疯狂,年轻时不做就再也没机会了。